“嫦娥五号”核心功臣查学雷:从木渎中学走出去的航天专家
查学雷寄语木中学子
希望学弟学妹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探索无止境,也希望更多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到航天等国家工程研制工作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迫不及待回到地球。它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九天揽月这一刻,中国航天创造了新的历史。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是查学雷(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他于1986年至1989年在木渎中学高中求学。他以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热物理专业。从进入中国科大深造的那一刻起,查学雷就在给母校恩师的信中表示:“既然进了中科大的门,就一定要在科学研究方面一直走下去,不能怕吃苦……”
199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研究所从事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科研工作。负责神舟飞船推进舱研制工作,参与并圆满完成了从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等飞行试验。2020年12月,带领嫦娥五号探测器上海八院研制队伍,圆满完成了月球取样返回的艰巨任务,为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的全面实现贡献了力量。
他的姓名出现在新华每日电讯等几十家媒体的报道中。他这样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整个任务过程中,轨道器在轨共有5次分离,6种组合体状态,承担地月往返运输、器间分离、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等关键任务,是目前最复杂的空间飞行器之一。”查学雷在谈及嫦娥返回月球的艰难程度时说,“轨道器对接与样品转移机构从无到有,历经了10年的研发、制造与测试之路,到最后以‘坚实臂膀’迎接上升器,温和转移了样品容器,成就嫦娥五号样品返回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嫦娥五号历经23天,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这是21世纪人类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
杰出校友查学雷数十年如一日为国铸器,将科教报国的崇高理想与个人才智和艰苦付出相结合,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中践行了个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木中学子心中的楷模,更是木渎中学永远的骄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