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开展送教(康)上门服务活动
为贯彻落实省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相关文件精神,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高水平普及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继3月25日吴中区中小学“送教(康)上门”专题部署会,4月1日送教上门专题推进会后,吴中区特教指导中心迅速行动,于4月4日下午正式全面铺开送教(康)上门服务活动。
本次活动由三个“资源中心”巡回指导小组指导师分别带队上门服务。由于是首次送教,还不清楚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先备能力,所以各小组均配备了两名评估小组成员,以便对学生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等七大领域进行评估,为下次送教做好准备。出发前,尽管乡镇民政已经先行联系,但为确保顺利送教,各小组负责人均与学生家长,及普小送教老师再沟通再确认。在一系列准备工作以后,按照既定计划,第一组负责送教光福镇张同学,第二组负责送教临湖镇吴同学,第三组负责送教胥口镇郑同学。
随后,各小组分别来到三位学生家里。根据残联统计数据显示光福镇张同学为肢体障碍二级,送教老师猜测可能智力并无障碍。然而一进门,看到床上的张同学后大家发现远比想象的严重许多,她属于重度脑瘫,下肢完全萎缩,连正常的坐姿都难以保持,脊柱都是扭曲变形的。没有自理能力,不会如厕和自主进食,终日使用尿不湿。叫她名字无反应,送教老师给她看她自己的照片也没有反应,对于老师拿出的书本更是无动于衷,直到老师播放影音视频才有所动容,智力水平估计在一周岁以内。由于下肢残疾,行动受限,活动范围局限于床上。看到送教一行人张同学很是兴奋,不断绽放笑颜。这样的孩子平时除了与家人接触很少再与社会上的人接触。指导老师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希望了解她们孩子的特殊需要,也表达了对她们护理中的心酸与不易的理解。送教老师也想方设法与孩子互动,希望将孩子的情况了解地更细致准确。最后,为了避免孩子过度疲劳,送教老师才告辞。
回去的路上,一行人就这个孩子和下次送教展开了讨论,对于这种重度残障孩子送教送什么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普小教师送教后感触非常大,她们第一次接触障碍程度如此之大的学生,震惊之余,也对班里随班就读的学生有了新的看法和感悟。
本次送教活动拉开了吴中区送教(康)活动的序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作为特殊教育的一部分,对他们的教育始终是一份责任,一份关爱,一份温情,送教(康)上门能让这些孩子也像普通孩子拥有受教育的权利。相信随着普特教师团结协作为区内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康)上门,吴中区特殊教育体系将更加完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